高FODMAP食物又讓你腹敏了嗎?認識腸道的導火線—FODMAP是什麼?

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前一天才腹瀉,隔天又突然便祕;有時一整天腸胃翻騰,吃一點東西就感到腹脹、悶悶不舒服……這樣腹瀉與便祕交替的情況,許多人會歸咎於壓力大、腸胃不好,但其實——你吃進去的某些「碳水化合物」也可能是關鍵

今天就來聊聊近年備受關注的「腹敏飲食」(FODMAP),以及它與腸胃不適、膳食纖維補充之間的微妙關係。

目錄

FODMAP是什麼?

腹瀉、脹氣、便祕?可能是你吃了高FODMAP食物

高FODMAP食物有哪些?腸道地雷與替代品看清楚

低FODMAP飲食怎麼吃?

高纖蔬果也是高FODMAP食物?怎麼吃才安心?

船井營養師建議

 

FODMAP

FODMAP是什麼?

FODMAP 是一組在腸道難以被吸收、又容易被細菌發酵的碳水化合物,全名是 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, Disaccharides,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,中文意思是「可發酵的寡醣、雙醣、單醣與多元醇」。

 

為什麼你經常吃到卻沒發現?

它們廣泛存在於我們每天吃的食物裡,像是洋蔥、大蒜、牛奶、蘋果、小麥製品等,看似健康、日常,卻可能是腸胃敏感者的「隱形陷阱」。

FODMAP 類型

成分

寡醣(Oligosaccharides)

果聚醣、果寡醣 (如洋蔥、蒜)

雙醣(Disaccharides)

乳糖 (如牛奶、優格)

單醣(Monosaccharides)

果糖 (如蘋果、蜂蜜)

多元醇(Polyols)

山梨糖醇、甘露醇 (如梨子、代糖)

雖然這些成分對一般人影響不大,但對腸躁症(IBS)患者或腸胃特別敏感的人來說,FODMAP 可能正是導致反覆不適的關鍵。

FODMAP

腹瀉、脹氣、便祕?可能是你吃了高FODMAP食物

不少人以為腸胃不適一定是吃壞肚子、壓力大或作息不規律所致,卻沒想到日常飲食中就藏著許多「隱形高FODMAP食物」。

高FODMAP食物進入腸道後,會:

  1. 產氣過多:被腸道菌大量發酵,引發脹氣、腸鳴、悶痛

  2. 腸道吸水:讓糞便稀爛,導致腹瀉

  3. 腸蠕動變慢:也可能出現便祕、排便困難

FODMAP

更棘手的是,有些人會在腹瀉與便祕之間交替出現症狀,這種反覆變化正是「腸躁症」的典型表現之一。若你長期受到這些腸胃問題困擾,不妨試著觀察自己的飲食,是否與高FODMAP食物有關?

高FODMAP食物有哪些?腸道地雷與替代品看清楚

對於腸道敏感、常有脹氣或腸躁困擾的人來說,攝取過多 FODMAP可能讓身體不適加劇。以下整理出常見的食物,幫助你更好地避開腸道引爆點:

分類

高 FODMAP 食物

(易引發不適)

低 FODMAP 食物

蔬菜

花椰菜、大蒜、洋蔥、蘆筍、豌豆、蘑菇、蔥白

茄子、白菜、蘿蔔、黃瓜、高麗菜、菠菜、蔥綠

水果

蘋果、櫻桃、芒果、西瓜、荔枝、水蜜桃

哈密瓜、草莓、柑橘、鳳梨、木瓜、火龍果

乳製品

牛奶、冰淇淋、奶油

無乳糖牛奶、杏仁奶、切達起司

蛋白質

全豆類、加工肉類

蛋、豆腐、新鮮肉類

穀類

小麥、黑麥、大麥製品

白飯、玉米片、燕麥

堅果和種子

腰果、開心果

花生、南瓜籽、核桃、夏威夷果仁

糖、甜味劑

高果糖糖漿、蜂蜜、無糖糖果

楓糖、黑巧克力、砂糖

*資料來源:Monash University FODMAP Diet https://www.ibsdiets.org/fodmap-diet/fodmap-food-list/

 

低FODMAP飲食怎麼吃?

找出你的腸道地雷3 步驟

若懷疑自己對FODMAP 敏感,可以嘗試由澳洲蒙納許大學(Monash University)提出的「低FODMAP飲食法」,主要分為三個階段:

FODMAP 類型

成分

排除期

(Elimination phase)

暫時全面避開高FODMAP食物,通常維持2~6週

重新引入期

(Reintroduction phase)

逐一測試各類FODMAP食物的耐受量

維持期

(Personalization phase)

建立個人化的低FODMAP飲食模式

這個方法並非鼓勵長期「戒掉」所有高FODMAP食物!而是幫助你找出腸道真正的「地雷」食物,減少不適發作的頻率。

 

若長期避開所有高FODMAP食物,可能導致:

  • 營養不均衡,特定蔬果、豆類與乳製品攝取減少
  • 飲食壓力增加,降低生活品質與社交意願

 

注意:低FODMAP飲食不是長期禁食法!建議怎麼做?

低FODMAP飲食的初衷並非「永遠不碰」高FODMAP食物,而是幫助你找出個人耐受範圍,避免過度反應。

有些低FODMAP食物在攝取量過多時,也可能刺激腸胃,建議少量嘗試、觀察自身反應,並依個人狀況調整攝取比例。

最理想的方式是:在排除期(Elimination phase)後,逐一測試自己的反應,建立個人化飲食策略。如此一來,能避免不適,又能兼顧營養均衡。

 

FODMAP食物

 

高纖蔬果也是高FODMAP食物?怎麼吃才安心?

許多人以為多吃蔬果就是對腸胃好,但對敏感腸胃來說,有些高纖食物也屬於高 FODMAP 食物,反而可能讓狀況更糟,例如:花椰菜、甘藍、蘋果、水蜜桃、豆類等,雖然營養豐富,但攝取過量容易引起腹脹、放屁、腹瀉等不適。

那該怎麼安心補纖維呢?建議掌握以下幾個原則:

選對食材:先從低FODMAP的纖維來源下手,例如胡蘿蔔、南瓜、鳳梨、燕麥等。

從少量開始:別一次吃太多,先觀察反應,腸道才不會受驚嚇。

分批吃、配足水:高纖蔬果建議分次少量搭配水分補充,效果更溫和。

不需要急著補足每天建議量,也不必完全避免纖維。一步步嘗試、觀察自己的反應,就是照顧敏感腸胃最溫柔的方式。

船井營養師建議

常腹瀉或便祕,不一定是單純腸胃虛或壓力大,很多時候,原本看似「無害」的日常食物,可能是高FODMAP食物在體內成了腸道刺激源。

透過低FODMAP飲食的探索與調整,你不只能改善症狀,也能重新掌握吃得安心的節奏。

 

延伸閱讀

考前太緊張?4招改善考生腸胃不適

為什麼吃益生菌沒效?營養師教你補充「膳食纖維」2大類型好處多

喝果菜汁等於補纖維?你不知道的果菜汁真相

 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
LINE Logo Messenger Logo
+